目前分類:健康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作者: 記者陳麗婷、黃玉芳/台北報導 | 聯合新聞網 – 2013年9月5日

麵包、吐司等烘焙點心吃太多,當心心血管疾病。一名近50歲男性,這幾年來陸續出現三次小中風,半邊手腳及臉突然無力,麻木及感覺異常,但血壓、血脂檢查均無問題,找不到反覆復發原因。營養師、醫師詢問患者飲食習慣才發現,這名麵包師傅因販售吐司給早餐店,切下來的吐司邊不想浪費,長期下來三餐幾乎以吐司邊為主食,因麵包烘烤油脂高,且長期過量食用,才引發心血管疾病。

文章標籤

咪咪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記者沈雅雯的報導

低頭族越來越多,就連小學生也不例外。兒福聯盟15日公布一項調查報告指出,青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率越來越高,甚至出現「三高現象」;同時,由於管理不佳,有1成的孩子出現了重度的手機成癮問題。

咪咪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腎臟是掌管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,但因為飲食的壞習慣,加上慢性疾病等因素,據健保局統計全台洗腎人口超過6萬人,讓台灣淪為洗腎王國。醫師指出,慢性腎臟疾病在台灣發生率約12%,建議預防應從飲食、篩檢做起,營養師則提醒,民眾要注意5個飲食惡習,盡快改正才能維護腎臟健康。

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、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峯醫師指出,台灣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生率高達12%,但知道自己患病的卻不到10%,推測是腎臟病早期幾乎沒有症狀,提醒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蛋白尿、有腎臟病家族史、65歲以上老人及長期服用藥物等高危險群民眾,每3個月記得檢查尿液、血壓、血肌酸酐等3項數值。

咪咪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 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 – 2013年4月18日

改善頭皮屑、頭皮問題,日常飲食保健應配合注意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有頭皮屑多,或容易紅腫痛癢的皮膚問題者,飲食應少油炸、遠離發物、零食等。平常也應注意減少使用髮膠等刺激品,以幫助預防、改善發炎現象。

文章標籤

咪咪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東森新聞 – 2013年8月31日

到底甚麼食物能吃、不該吃呢?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特別製作節目,點名了五種千萬不要吃的食物,其中包括草莓和苜蓿芽。

文章標籤

咪咪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